(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十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永州市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是苏俄经济发展柱状图,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A.1913至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
B.1921至1923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手段的推动
C.1923年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
D.1925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一战前的产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在1918年;1921至1923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在1921年,故A、B、C错误。
2.(河南省南阳市2013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答案】C
【解析】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苏俄在十月革命后一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后来出现政治经济危机,1921年又实行新经济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很容易判断是C。
3.(河南省南阳市2013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思想
A.对苏联工业发展影响深远 B.是苏联长期“左”的思想的根源
C.是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导火线 D.是斯大林体制的集中体现
【答案】A
【解析】考察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大力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这在当时应该是适合苏联实际的。故A正确。B、C、D说法错误。
4.(2013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28题)影响图6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斯大林经济体制
图6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