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精选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经济史部分专题十三中国近现代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5/21 16:04:5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十三中国近现代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一、选择题
1.(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电车作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离不开近代工业的发展,题中材料讲乘坐电车原因之一是不忍心用人力取代畜力,②正确;另一原因是光阴宝贵,③正确。材料没有反映④选项的内容。
2.2013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文科综合试题31题)我国古代常采用信鸽、烽燧、驿站等方式传递信息。下列与烽燧传递信息的途径相似的是
①交通信号灯    ②电子邮件    ③轮船旗语    ④手机短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考察通讯工具的变化。烽燧传递信息属于声光通信手段。对比四项不难得出答案是A。
3.2013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7题)辛亥革命时期,北京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报纸的急剧增加,……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多发稿,增出午刊和晚刊,有的一接到电报立刻印发号外。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广大人民支持辛亥革命                 B.人们对新闻关注增强
C.北京民主思想自由传播                 D.中国新闻出版业发达
【答案】B
【解析】考察中国近代传媒业的发展   从材料信息“抢时间,多发稿”“一接到电报立刻印发号外”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报刊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争时间,并不能反映出人民支持辛亥革命,也无法反映北京民主思想自由传播,排除A、C,D项与材料中的争时间不符合,符合的就只有B。

……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