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C.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D.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25.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
权三种身份权构成。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
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C.成为资产阶级民权理论的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26.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材料说明宋朝
A.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B.农村中租佃经营关系已经非常普遍
C.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D.减免租税已经成为地主的经常行为
27.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