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四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高二年级
历 史 学 科 试 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1.“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2.从下面示意图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 “ 家天下 ” 的宗法观念消失 B.封建土地兼并现象受到遏制
C.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D.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工具
3.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在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在
A.西汉初期 B.西汉武帝以后 C.北宋初期 D.明朝初期
4.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5.据《 宋史· 职官志》 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初期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于中央 B.财权归皇帝直接掌握以防止割据
C.强化财政管理进一步扩大税源 D.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