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热点背景】
结构调整始终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主题,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从十二五规划到党的十八大,到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放在突出位置。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 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摘自十八大报告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摘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知识链接】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
1 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随着廉价劳动力的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高,使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同时,我国土地价格则连年上涨,加剧了传统比较优势的 弱化。这使原有传统产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内陆地区或周边国家转移。
2三大产业的现状形成自身结构调整的内在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