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舍形悦影”是对绘画领域的新开拓。清代书画家郑 板桥以画墨竹出名,且喜爱画影,自认为:“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予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明代徐渭也曾提到:“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这说明在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
A.讲究师法自然 B.追求色彩和光的应用
C.追求勾画精致 D.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
2.“自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盖东南以大海为界,形格势禁,尚易为功。西北则广莫无垠,专恃兵力为强弱……以言防,无天险可限戎马之足;以言战,无舟楫可省转馈之烦。”左宗棠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阿古柏对新疆的侵略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 入侵中国
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
B.“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 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C.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 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