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 臣),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
A.普遍推行郡县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恢复宗法分封 制 D.用权术驾驭大臣
2.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A. 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 化趋势日益加强
3.明清时期,我国一著名学者指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 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一思想的实质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抨击封建统治 C.要求学以致用 D.反对封建思想
4.“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这一现象的实质上反映了是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5.《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成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