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C.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2.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3.《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 )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 集中
4.古代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和皇帝对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