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两为天”与“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③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A。前一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一种观点为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①④正确,故答案选A。②③对题中观点分析错误,应排除。
我国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这句话所属的哲学流派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解析:选D。王充的观点实际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附于物质,因此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由于王充所处的时代根本没有真正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即物质的科学内涵,因此其哲学流派只能是朴素唯物主义,故答案选D。
狄德罗说: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也说: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两人观点的局限性在于( )
A.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C.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