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预测试题(3)
1.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2.钱穆在《国史大纲》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 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3.《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