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2011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着我们的神经。回答1-2题。
1.材料中的食品安全乱象频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
B.追求经济利益的思想是错误的
C.要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市场调节的弊端等知识的理解。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属于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A与题意不符;B说法错误;C错误,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D正确,当选。
答案:D
2.为整治食品安全乱象,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要把获取利润作为市场主体追求的唯一目标 ②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③减少猪肉、馒头等容易出问题的食品的生产与消费 ④加强教育,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市场规则等知识的理解。①错误,企业发展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3.《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指出,长期以来,中国落后产能大量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企业实际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对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落后产能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作用,促使落后产能自行退出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应该高度重视( )
①价格信号的变化 ②经济手段的运用 ③税收政策的调整 ④供求关系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难度中等。税收政策属于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不属于市场机制,故②③排除。市场调节要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①④正确,应选D。
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