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这些年,农民生活好起来,一些不正常消费习惯也多起来。尤其是年前年后,许多农民兄弟敞开有限的钱袋趋时趋众消费,人情送礼,大吃大喝,大操大办,弄得财力不支或身心憔悴。此外,敬神、捐愿、包压岁钱等陋习,也令人深受困扰。对于这些农村畸型消费,社会上认识并不一致。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有些人则认为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甚至将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回答1—2题。
1.生活好了,铺张浪费也开始多起来,更加证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因为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唯物主义观点的正确性
C.钱是万恶之源 D.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源于社会存在
2.不科学的消费观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这表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D.社会意识有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回答19—21题。
3.这些千古绝句包含的主要意思是
A.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 B.提倡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提倡过苦行僧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