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一调整蕴涵的哲理是(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④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2.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反映的哲理是( )
A.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C.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答案 D
3.我们的社会,一直都不缺感动。因为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默默地以自己的一己之力,用爱心书写着平凡人生。“最美教师”张丽莉让世人懂得,老师对于学生的爱高尚、无私,甚至于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对时下教师职业素质的质疑之声,是最有震撼力的驳斥。的确,在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更需要道德标杆和传统美德的力量。为此我们必须( )
A.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将社会公德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道德新的内涵
D.使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答案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