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2、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 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3.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