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被马克思称为“商品的
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这段
话启示商品生产者
A.所有的商品必须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B.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使用价值就消失了
C.如果商品换不回货币企业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
D.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产量上乘的商品
5. 2012年11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00美元兑换人民币630.17元,而2008年
4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00美元兑换人民币698.36元。这一变化表明
A.美元的汇率升高,美元贬值 B.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高 人民币升值
C.美元的汇率跌落,美元升值 D.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