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
3、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② “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