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的成语或谚语往往包含很深的哲理性,下列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与之一致。A体现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体现的是联系的普遍性;D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
答案:C
5.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④错误。
答案:C
6.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7日发射了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材料中“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可知②正确;美国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是为了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可见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正确。①中的“直接动力”的说法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