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9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10/6 9:12:2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下列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评述,不准确的是
       A.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主张统治者爱惜民力,因而孔子的“仁”可以消除阶级矛盾
       B.孔子的“仁”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
       C.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明了基本的做人准则
       D.孔子的“仁”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实现人际间和谐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3.某人到山东泰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
4.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