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自太古以至今日,无论何时何代,举不能以一语概括其时全国文化之程度。此实治中国历史者所当知之第一义也。”在这里,“封建之制”指的是( )
A.分邦建国 B.封建制度 C.社会形态 D.封建社会
2.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3、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颁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基本分布在当时的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 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