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18 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25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9/25 15:07:2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C.科学技术决定论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3、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