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7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粤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96 K
    上传用户qxntfzx
  • 更新时间2012/9/14 10:58:3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胡令能①
蓬头稚子学垂纶②,侧坐莓苔③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④鱼惊不应人。
【注】 ①胡令能:隐居蒲田(在今福建省),是中唐时期人。②蓬头:头发乱蓬蓬的。稚(zhì)子:小孩儿。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③莓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青苔类植物。④怕得:生怕、恐怕,表示假设。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这首诗写出了一个很有特点的钓鱼儿童的形象。诗的前两句,用“蓬头”“侧坐”,描绘了山野孩子不拘形迹、随随便便的样子;用“莓苔”“草映身”,描绘了小孩儿学钓鱼选择的安静、隐藏的环境。诗的后两句,通过“路人借问”这一细节,小儿“遥招手”的特有动作和“怕得鱼惊”的心理,把儿童初学垂钓时认真、专注的神态写活了。
【答案】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垂钓小儿天真可爱,聪明(机灵): 从“蓬头”“侧坐”等可看出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