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人民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52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9/12 11:45:1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1·皖南八校模拟] 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书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次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
A.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B.“”的思想在春秋时已经成为主流
    C.孔子一贯很重视“仁慈”
    D.“仁政”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
2.[2011·厦门模拟]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2011·广州模拟]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4.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这可能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
C.“天人合一” 
D.“三纲五常”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