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竞争规章”,其中规定生产规模、工资水平、工作日长度、销售范围和价格水平……宗旨是恢复工业的“公平竞争”;不公平的竞争,是“应该取缔的邪恶”……企业执行了该法的规定就被认为是爱国主义和良好公民,否则就是叛卖行动。这样就抛弃了胡佛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现代分册》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胡佛和罗斯福新政在工业政策上的不同之处。
2.(2011·江苏单科)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