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合肥质检)下图是1911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革命写真画》中的两张照片,图片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清政府已经进行了服制改革
B.清军内已经普遍剪辫
C.民国政府改革传统社会风俗
D.传统风俗依然根深蒂固
2.(2012·衡水月考)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肯趋时, 他哪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 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 )
A.劝导大家剪掉辫子 B.倡导移风易俗
C.批判儒家传统道德 D.鼓吹反满革命
3.(2012·德州质检)1873年2月,《申报》登载杨勋的《别琴竹枝词》:“清晨相见谷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若不从中肆鬼肆(赚钱),如何密四叫先生。”这种近代上海中英夹杂的“洋泾浜”英语主要反映出( )
A.上海英语教育落后 B.外来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C.中国人崇洋媚外 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4.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5.(2012·北京朝阳统考)形象资料也是一种语言,述说着时代变迁。下列资料中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状况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