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多种分配方式: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技术、资本、管理。)
(3)实施必然性: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及意义: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3)效率与公平关系: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