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高考江苏卷)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解析:选D。据“日内瓦会议”“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等信息,可知这是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所说的一段话,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B两项,中苏关系恶化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为D。
2.(2010·高考福建卷)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解析:选D。尼克松访华不属于睦邻友好;两者都不是结盟,也不是另起炉灶,故选D。
3.(2010·高考课标全国卷)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