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按照构造运动的方向,大致可分为两类——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水平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叫水平运动。这种运动常表现为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张,也就是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形成褶皱和断裂,在构造上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地堑、裂谷等。所以,从19世纪中叶开始,也称这种运动为造山运动。
目前可以找到许多例证,说明现代水平运动。如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一条NWW向的断裂,长60 km,其水平位移量达2.2 m。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其水平位移达1 m多。又如,著名的美国西部圣安德列斯断层,沿此断层经常有地震活动(如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在1882—1946年,65年中进行4次三角测量,结果表明断层西盘主要向NE方向移动,平均速度为1 cm/a。近几年利用卫星测量资料,证明在断层两侧两个点(昆西和奥泰山)之间,4年内共靠拢了35.6 cm,平均每年水平位移达8.9 cm,出现了运动速度加快的趋势。
(2)垂直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叫垂直运动,也叫升降运动。它常表现为大规模的缓慢的上升或下降,形成规模不等的隆起或凹陷,并引起海侵、海退,也就是导致海陆的变化。1890年,G.K.吉尔伯特称这种大面积的升降运动为“造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