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明确把握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2、积累文言虚词的各个义项和用法
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准确把握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纲分析
《考试大纲》明确有15个: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二、熟练掌握15个文言虚词的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