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历史: 第6单元 第13课 新中国外交 (岳麓版必修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68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 8:11: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针对训练1:(2011年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A。关键词是“1955年”。1955年万隆国际会议召开, 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消除了许多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故选A。B项提出于1953年,C、D的提出是在1949年。
[备选题] (2011年中山模拟)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解析】B。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中国的外交政策突出表现为不结盟政策。故选B。要注意的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一直以观察员国身份参加不结盟运动峰会。
针对训练2:(2011年皖北联考)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 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