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训练1:(2011年海南单科)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解析】B。本题的关键词是“公派”和“1905年前后”。因为是政府公派留学生,除非政府出问题,留学生一般是不会反对政府的;联系到1905年清政府实行预备 立宪,结果却建立起“皇族内阁”,表明清廷根本无意进行改革。亲身接触到近代宪政的留日学生才会对清政府失去希望,转向革命。
[备选题] (2011年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 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解析】B。百日维新模式,即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但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设立议会、制定宪法,且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故A正确。毛泽东模式,即在政治、经济上的高度集中,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排斥市场,不具有市场导向性,故C正确。邓小平模式,即改革开放,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故D正确。孙中山模式,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共和体制,发展资本主义,所以具有市场导向性;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软弱,不具有权威整合能力,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