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每课一练(鲁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
A.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
C.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D.含有二氧化硫的水对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2.下列对桂林“山水”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B.位于我国热带湿润地区,全年降水丰沛
C.桂林的气候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
D.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
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瀑布地带河流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结合下图回答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