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历史: 第1单元 第1课 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 (岳麓版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77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7/31 8:20:0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针对训练1:(2011年广东文综)“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 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F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解析】C。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料意思上看,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有涉及“轻徭薄赋”、“均 贫富”、“贵民轻君”等问 题,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备选题] (2011年上饶一模)《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C。原文翻译:“你认为百姓很饥饿,为什么不告诉君主,让他发放粮食来赈灾?而你却用自己的粮食来送给灾民,是你明白君主的不好,但可以看出你的品质很高尚。”①项,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孔子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持赞同的态度,只是认为由谁来救助值得商榷,所以①项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②项,孔子将救助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所以②项正确;③项,救助本来是谁都应该去做的,但孔子却认为不同人的救助体现出的意义是不同的,显然认为谁去救助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