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5×2=70)
1、2011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末耜”是指(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
2、观察右图,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对此生产模式的描述(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B.“当嫁,明日应行,今夕逃随人去,家寻求不能得。”
C.“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D.“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十年内国家水利建设总投资将达到数万亿的规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历代都重视加强水利建设,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
B.三国曹魏马钧改进了翻车
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
D.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
4、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