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2.“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 申不害·大
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集权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
3.《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