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源于生活的。而生活必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芸芸众生的衣食住行状态 ,古典文学就这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过去人们生活的窗口 ,从中有许多是可以作为经济学教学的素材的。把这些素材引进经济学课堂 ,既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经济学道理的理解 ,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 并且许多素材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许多素材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 ,所以把它们引进经济学课堂,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 ,很能增强课堂的亲和力。下面举例说明。
一、 抱布贸丝 "
《诗经》里的《氓》中写到 :" 氓之蚩 蚩 , 布贸丝。匪来贸丝 , 来即我谋。 "" 抱布贸丝 "指的是用成品的布来换原料的丝。这里反映了古代商品交换的现象 ,是一种物物交换的情况。用这个例子来讲货币产生的历史比较好。用这个例子接着追问一下《水浒传》中主要是用什么买东西的 , 那么关于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学生就更清楚了。
二、 " 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
在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卖炭翁 "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 地伐了一车炭 , 最后落得个 " 一车炭重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 。可以由这个现象问学生 :" 一车炭和半匹红绡一丈绫之间是一种等价交换吗 ?" 学生回答后进而追问一问 :" 为什么宫使能这样买到一车炭 ?" 通过这样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 便可以得出市场经济的平等性这一特征。市场经济的平等性首先意味着市场主体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 , 其次意味着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如果社会地位不平等,那么就会有一方利用特权强占另一方的劳动成果。宫使之所以能以半匹红绡一丈绫就可以 " 牵 " 走一车炭 , 就是因为在当时卖炭翁和宫庭代表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所以等价交换原则得不到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