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苏南高三联考)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首届世博会上,英国商界人士越俎代庖,推出了一个“中国展馆”。这是为了( )
A.让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物产和资源
B.让封闭自守的中国人了解世界
C.获取商业利益而贿赂腐败的清政府
D.资助财政万分窘迫的清政府
解析: 根据题干“1851年”信息分析,属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取得了对中国通商等权利,英国题干中的做法是一种使欧洲人了解中国的做法,B、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2.(2011·辽宁沈阳四校联考)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
解析: “信奉儒家”“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应该是指地主阶级改革家即洋务派代表张之洞。林则徐并没有创办“现代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