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不同途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
以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其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自发实现的。生育率的下降没有经过社会或政府有计划的干预,而是随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生育观念和意愿改变,最终导致生育行为变化的结果。人们逐步地从追求多生子女,转向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自我发展;由早婚多育,转向晚婚少育,从而产生了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最终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其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是自发和自觉相结合的结果。这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原因,有与西欧等国相一致的方面,即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和意愿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也与政府鼓励节育,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分不开。当政府采取的一些控制人口增长的自觉措施,与民众潜在的少生意愿得以结合时,就会带来生育率的持续快速下降。事实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完成,之所以比西欧等国家速度更快,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于政府限制人口增殖政策的实施。
以我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主要依靠政府推行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及其实施保障措施来完成。在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半自然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生育观念改变的经济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多生多育仍是大多数人的生育意愿。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自发转变很难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政府强大的宣传和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已由约3%下降到目前的1.4%左右,自然增长率已降到约0.7%的水平。我国的实践说明,通过政府自觉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