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育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古希腊雅典,男孩从7岁开始就要上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也称弦琴学校)。文法学校教儿童文学及简单知识,弦琴学校教儿童弹唱,其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品质。在中国的西周时期,所有教育内容或目标,包括“乐德”“乐语”“乐舞”、全部与音乐有关。“乐德”“乐语”“乐舞”三者合成为当时的“礼”。在这里,音乐不仅是教育的方法和工具,而且和教育的内容完全融为一体。到了孔子时代,“礼”“乐”不仅被列为“六艺”之首,并且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孔子提出“乐以教和”的主张,认为艺术化的行为和人格是社会教育、自我修养的最终目的或最终阶段。在他提到的学习内容中,不管是像“书”“数”这样抽象的东西,还是像“射”“御”这样技能性的东西,都必须服从艺术的原则,美的原则。
两千年的美育传统及先贤圣哲的理论告诉我们:美育有助于形成高尚优美的道德情操,可以立德树人。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子,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以各看的语言表达了这样一个共同的观点。到了近现代,人们发现美育不仅有着强大而有力的教化作用,而且还能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个性。
那么,美育为什么能够在人的心灵里产生这样美好的变化?
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正是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推动着人类不断地完善自我、改造世界,这种力量是无可估量的。真、善、美本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其中美是真和善的极致。正像美学老人朱光潜所说:“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哲学和科学是真的范畴,“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美育之所以能使人形成优美的道德情操就在于:善恶是一种客观的是非标准,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审美的眼光与能力却是内在的。当人的内心有了一种美丑尺度以后,他就会主动地拿这个尺度去衡量他周围的一切人与事,就能自觉地分辨出文野高下,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美的标准,弃恶从善,渐渐养成高尚优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