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随处可见植物的身影。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_”, 杜甫《登高》中的“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植物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千乘之国,是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指小型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一百三十卷。
C.《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的“本色派”作品,说白凝练而又生动流畅,唱词优美而又节奏鲜明,深刻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D.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悲剧《威尼斯商人》《奥赛罗》《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等。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一一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改行“彻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均无贫”体现了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美好设想,是大同社会的图景。
C.“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外在的文饰和内在的本质是一样的, 因此虎豹的皮毛和犬羊的皮毛也没有本质区别。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是区分善恶的标准,所以只有仁者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仁者的爱憎是公正的,不仁者的爱憎是私爱和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