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64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2/6/25 17:14:1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创作发展到汉末,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之文人五言诗潮的出现,意味着诗歌艺术中人生情感的一次解放。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意识,实因革推移,悉由渐进。早在诗歌发生伊始,即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素朴之情。但要从理论上概述汉以前诗歌中感于哀乐的实际意义,会显出个性屈服于群体,情感依附于政教的拘限。《诗》三百篇的创制,《尚书》即明其言志之旨,但所谓是与礼分不开的(朱自清《诗言志辨》),这不仅反映在古代献诗观王政兴衰的制度上,而且还灌注于诗人的主观创作意图,如家父作诵,以究王凶”“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无不包含陈善避邪之意;《骚》中的苦闷、悱恻之情,固多个性之表现,但其惜壅君之不昭的美刺观念,又致使个性之情仍包含于政教礼义范畴;两汉乐府诗虽多采自民间,然经乐府官制在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思想指导下的加工,只能使读者在政教帷幕之中感受到那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普遍的人文精神,因而也不可能有个性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