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
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
解析:1.A 2.C 第1题,读图可知,P地主要指我国华北地区,Q地主要指我国江淮地区。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这与夏季风的进退有关。夏季风强的年份,东南季风迅速到达北方,北方地区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量偏大,多形成涝灾。由于锋面雨带长期停留于北方,导致南方雨季短,降水偏少,形成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东南季风很难到达北方,锋面雨带长期滞留于南方,导致南方多雨北方干旱,A对。与两地的海陆位置、台风影响、用水季节无关。故本题选择A。第2题,据图可以看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出现的旱涝灾害较少,A、B项错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雨季排水不畅,易出现涝灾;与山地地区相比,平原大气运动不活跃难以形成有效降水,易出现旱灾,C正确。与平原地区相比,高原和盆地地区排水条件较好,不易出现涝灾,D错。故本题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