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8下南通市如皋、海安期末调研考试3题)《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解析】D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因而会形成不同的答案。这属于孔子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主张:因材施教。
2.(山东省聊城市07—08下高二期末统考20题)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因材施材 B.有教无类 C.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