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1)(多选)下列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双缝干涉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单缝衍射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B.双缝干涉是两束相干光叠加出现的干涉现象;薄膜干涉是一束光经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后叠加形成的干涉现象
C.照相机镜头镀有增透膜,其作用是让各种色光都发生干涉相消,增强透射光
D.双缝干涉时,双缝间距越小,干涉条纹间距越大
E.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解析】选B、D、E。双缝干涉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单缝衍射也证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A错误;双缝干涉是两束相干光叠加出现的干涉现象;薄膜干涉是一束光经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后叠加形成的干涉现象,选项B正确;照相机镜头镀有增透膜,增透膜的厚度为绿光在增透膜内波长的,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不可能让各种色光都发生干涉相消,故C错误;根据Δx=λ可知,双缝干涉时,双缝间距d越小,干涉条纹间距越大,选项D正确;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选项E正确;故选B、D、E。
(2)(2020·衡水模拟)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①P、Q之间的距离;
②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解析】①由题意,O、P两点的距离与波长满足:
OP=λ
波速与波长的关系为: v=
在t=5 s时间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t,
由题意有: vt=PQ+λ
综上解得:PQ=133 cm
②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
波源运动时间为t1=t+T
波源由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
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由题意可知: t1=25×T
故t1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s=25A=125 cm
答案:①133 cm ②12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