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真诚的作家——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接触到大量新文学作品和翻译的作品。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最初的作品有《小学校的钟声》和《复仇》等,得到了时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的小说家沈从文的亲自指导。1943年毕业后,先后在昆明和上海当中学教师。1947年写于上海的短篇小说《鸡鸭名家》,在小说题材和创作风格方面都受到沈从文小说的很大影响,并显露出自己的艺术风格。1948年出版小说集《邂逅集》。同年到北平,失业半年后,经沈从文推荐任职于历史博物馆。
其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汪曾祺是一位“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以发现、再现与礼赞生活中的善与美为己任,他说“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他认为美育“是医治民族创伤,提高青年品德的很重要的措施”。因此,他用笔一次次将“美”推向了极致。《葡萄月令》就是这样一篇美文,读起来让人心头美得酥酥地离开了一切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