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编辑
【新人教版】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23课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4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89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4 14:42: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可能,每一个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显得很平凡,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用最短暂的生命创造一个最精彩的瞬间,便可以照亮后人前行的路。今天,我们要学的两篇文章《方山子传》和《大铁椎传》,便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一点。 1.作家作品 苏轼简历及代表作见第二单元《新城道中(其一)》。 魏禧(1624—1681),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江西宁都县人。明亡后隐居宁都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入浙中,以文会友,并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康熙间,举博学鸿词,不应,逝于扬州。 2.背景解读 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方山子的身上有某些令苏轼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钱财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对苏轼的触动很深。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