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6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61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4 14:18: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助读链接]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其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期间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进行着尖锐的斗争。阮籍处在两大集团激烈斗争的政治旋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阮籍这种避世远祸的政治态度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就形成了《咏怀八十二首》。
这组抒情诗,主要抒写作者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嫉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大量运用比兴象征、借古讽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少年时代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其理想难以实现。直到二十九岁他才为官,但终其一生,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
三十九岁时,其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辞去彭泽令,回归田园。归耕园田使陶渊明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写于回归后10年的本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越中览古》
李白一生处在唐朝由全盛到急剧衰落的历史时期。他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抱负,并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实现,这些使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获得了较深的认识。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是李白南游吴越时,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