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 制取二氧化硫气体
B.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钾离子
C. 验证氨气极易溶解于水
D. 加热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该装置不加热,不能制备二氧化硫,故A错误;
B.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焰色反应,故B错误;
C.用装置丙进行实验时,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明显变大,说明NH3极易溶于水,故C正确;
D.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高温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2.向21.6 g 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L 1 mol/L 硝酸溶液,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c(NO3‾) 可能为
A. 0.45 mol/L B. 0.6 mol/L C. 0.75 mol/L D. 0.9 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铁粉和铜粉和硝酸反应后金属有剩余,剩余的金属肯定有铜,或有铜和铁,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不可能是铁离子,生成物中金属离子为亚铁离子或铜离子,设金属为M则方程式为3M+8HNO3=M(NO3)2+2NO↑+4H2O,硝酸根离子在反应中有1/4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有3/4留在溶液中,所以溶液中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75mol。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