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入太空。此次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 = 3N2 + 4H2O + 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C.在反应中N2O4做还原剂
D.R的分子式为C2H8N2
2.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
A.NH4Cl与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B.氮气氢气合成氨,用烧碱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Cl用P2O5干燥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5.下列关于指定粒子的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
A.37Cl与39K中所含的中子数不同
B.12C和14C是不同的核素,他们的质子数相等
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 15N2与14N2互为同位素
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A.分离碘和酒精 B.除去Cl2中的HCl C.实验室制氨气 D.排水法收集NO
7.某无色酸性溶液中,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Fe2+、Ba2+、NO3-、Cl- B.Na+、NH4+、SO42-、Cl-
C.Na+、K+、SO32-、NO3- D.Na+、K+、MnO4-、Br-
8.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n-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
A.R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
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
C.元素R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D.R的非金属性比硫弱
9. 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
B、将润湿的淀粉-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C、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D、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
10.向100 mL 18 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1.8 mol B.等于0.90 mol C.在0.90 mol和1.8 mol之间 D.小于0.90 mol
11.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2;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用分液漏斗分液;⑤过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