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B. 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png)
C. 氯分子的电子式:![](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png)
D. 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左上角应是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37,应是
,故A说法错误;
B、氯离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其结构示意图:
,故B错误;
C、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每个氯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氯乙烯结构简式:CH2=CHCl,而题目中是氯乙烷,故D说法错误。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
B.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
C.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硝酸对应的还原产物为NO,A错误;
B.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Fe=3Fe2+,B错误;
C.Al2(SO4)3和氨水反应生成(NH4)2SO4和Al(OH)3,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C正确;
D.Na2SiO3为可溶性盐,应拆写成Na+和SiO32-,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的是电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反应中葡萄糖被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 原子半径大小:XW
C. 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 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为C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O元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W为F或Cl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Z为Na元素,W只能为Cl元素,则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2等,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CO和NaOH不反应,故A错误;
B.一般说来,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X>Y,Z>W,故B错误;
C.化合物Z2Y和ZWY3分别为Na2O、NaClO3,NaClO3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
D.Y的单质臭氧,W的单质氯气,对应的化合物ClO2,可作为水的消毒剂,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