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暖宝宝”的主要原料有铁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其中活性炭是原电池的电极之一,食盐的作用是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暖宝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暖宝宝”使用前要密封保存,使之与空气隔绝
B. “暖宝宝”放出的热量是铁发生氧化反应时产生的
C. 活性炭作用是作原电池正极,加速铁粉的氧化
D. 活性炭最终将转化为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铁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可以构成一个原电池,发生的是铁的吸氧腐蚀,要延长使用寿命应该密封保存,A对;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对;构成原电池后铁的腐蚀会加快,C对,活性炭做正极,不参与反应,D错。
考点:原电池的基本知识。
2.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断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 加热分别盛有氯化铵和碘的两支试管,试管底部固体均减少,说明二者均发生升华
C. Fe与稀HNO3溶液、稀H2SO4溶液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 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不是氧化性,错误;B、碘易升华,而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产生氯化氢和氨气,所以试管底部固体减少,错误;C、Fe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水及铁的硝酸盐,不是置换反应,错误;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水面上升,正确,答案选D。
考点:对物质的性质、反应类型的判断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2C、13C、14C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B. 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而熔沸点逐渐升高
C. 液态 HCl、固态 AgCl 均不导电,所以 HCl、AgCl 是非电解质
D.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不仅破坏了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 12C、13C、14C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 Cl>Br>I,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热稳定性: HCl>HBr>HI;HCl、HBr、HI,都不含氢键,都为分子晶体,决定熔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熔沸点越高,HCl、HBr、HI沸点却依次升高,故B正确;
C. 液态HCl、固态AgCl均不导电,原因是液态氯化氢和固态AgCl中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HCl溶于水后或AgCl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使其水溶液导电,所以HCl、AgCl是电解质,故C错误;
D.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破坏了离子键,没有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判断,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注意硫酸氢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的区别。
4.下列应用不涉及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是( )
A. 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B. 用Na2SiO3溶液制备H2SiO3
C. 用漂白液杀菌、消毒 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Cl2化合价降低,氧化剂,有氧化性,被还原,故A涉及;
B. 硅酸钠和盐酸反应可以制备H2SiO3,方程式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涉及氧化性或还原性;
C. 用漂白液杀菌、消毒应用的是次氯酸钠的氧化性,故C涉及;
D. 水果(香蕉最为典型)在生长或存放的过程中会产生乙烯(有催熟作用的植物激素)并释放到空气中。高峰酸钾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阻止水果过度成熟或提早成熟,从而达到保鲜目的,故D涉及;
题目要求选择不涉及的,故选B。
5.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A. 铜和硝酸反应 B.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D.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C